宿主他渣得明明白白[快穿] 第35节

作品:《宿主他渣得明明白白[快穿]

    村里人都说蒋梅梅真是倒霉,上山招惹了野猪。

    大夫给蒋梅梅开了药,绑了腿。因为她伤在大腿上,男大夫不方便看,最后是桂花给她抹的药。

    女儿伤成这样,不治不行,可药也有好和普通之分。

    原本家里卖人参得了一些钱,但是这笔银子是要留给儿子盖瓦房娶媳妇的。

    桂花最终没舍得花钱,选了普通的伤药。

    她和蒋三商量,反正大妞和狐仙认识,狐仙肯定会拿灵药来救治她的,不用花这闲钱。

    昏迷的蒋梅梅还不知道,她之前挖的坑把自己给坑苦了。

    明庭看了一场好戏,心情很好,第三天他早早起来,和王治去苏宅拜师。

    临走之前,他又以蒋秀才托梦的方式叮嘱何姑和蒋小娥,不要和蒋梅梅有肢体接触。

    “爹说,那丫头邪乎的很,谁碰谁倒霉。娘,你可要看紧大雅和小松。”

    儿子这么慎重,又是死去的相公托梦,何姑当然是记在了心里。

    明庭跟王治提着拜师礼去苏宅,恭恭敬敬行礼拜师。

    苏衡中本来就看中明庭这个学生,现在见到王治,也起了考校的心思,问了他许多问题。

    两相比较,王治从天赋上来说,比明庭差得远。

    但是他本身是个勤奋的人,基本功很扎实,只是被蒋梅梅蹭了运气,才考秀才几次不中。

    苏衡中一直认为勤能补拙,对王治也很欣赏,赠了他几本自己的笔记,还说可以随时上门请教。

    能得到一位朝廷大员亲自指点,这对王治而言已经是极好的事情。

    “谢谢,谢谢先生!”

    王治激动的有些语无伦次。

    同时,他心里对明庭也非常感激。

    要不是明庭引荐,还帮他说话,苏衡中未必会指点一个童生。

    这个弟弟,真的给家里带来了福运!

    拜师后,苏衡中先考了明庭的学问,根据他现在的进度,给他安排了功课。

    同时,明庭的水力纺织机也开始进入设计阶段。

    小河村到镇上往返太耽误时间,苏衡中干脆让管家收拾了客房,让明庭住在自家,每七天休一天假。

    就这样,当明庭在第二年的二月考上童生,还是案首的时候,第一架水力纺织机终于试验成功了。

    说“机”还不够严谨,明庭和苏衡中商量后,最终称它为水转大纺车。

    “小蒋相公,你掐我一把。”

    看着被水力推动的碓磴和纺车,孙巍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居然真的成功了!

    有了水力当动能,就能一年四季不分昼夜地纺纱织布。

    而且经过测试,这纺车一昼夜纺纱100多斤,完全是人力无法做到的!

    孙巍激动地咬了自己胳膊一口。

    哎哟!不是做梦,真疼!

    第28章 反派又美又强却不惨(8)(三合一大肥章...)

    比孙巍还要激动的,是成昌县的县令高济世,他也在现场。

    看到巨大的木轮在水力作用下转的飞快,高县令的心快起飞了。

    要是水转大纺车能得到推广,这就是他治下的政绩。到了考核的时候,一个甲等是跑不掉的。

    一想到这个,高济世做梦都能笑醒。

    孙家是成昌县最大的布庄,再加上孙巍和明庭的关系似乎不错。

    高县令想了想,将试点定在孙家,水转大纺车先在孙家投入使用。

    当然,作为水转大纺车的发明设计者,明庭的好处也是少不了。

    一旦实验通过,确定水转大纺车的确适合在水资源丰富的地方使用,高县令就会上报朝廷,由朝廷来推广。

    到时候上而不管是物质赏赐,还是别的奖励,对明庭来说都是有大用处。

    高县令最后跟明庭确定水转大纺车的名字。

    明庭想了想,以母亲何姑的名字来给这架水转纺车命名。

    高济世知道明庭的身世,他作为孤儿被何姑收养过继,在有成就的时候能记得母亲的恩情,这份孝子心就叫人动容。

    高济世后来上报朝廷的时候,将这件事情也写了进去。

    使得何姑水转大纺车最后又被人称为“孝子纺车”。

    确定好大纺车在孙家试用后,孙巍送来了一万两银票给明庭。

    别小看在孙家定点试用的这三个月,这就足以帮孙家领先同行,成为行业标杆。

    哪怕日后大纺车会推广,可别人提到水转大纺车,第一个想到的就会是成昌县的孙家布庄。

    这就是一个活广告,金招牌。

    更何况明庭现在才11岁就有这样的成就,若是和他搞好关系,以后明庭有了新发明,难不成还会忘了孙家?

    有了这一次的经验,孙巍是死心塌地跟着明庭了。

    所以除了这一万两银票,他还给了明庭孙家布庄的干股。

    对孙巍物质上的回馈,明庭没有谦虚。

    他把干股分成了五份,分别给了何姑、蒋小娥、王治、大雅和小松,自己没留。

    “要不是姐姐不顾安危救了我的性命,我早就淹死在河里了!”

    “若没有娘收养我,又哪里会有我的今天!”

    “娘和姐姐是我的恩人,姐夫和孩子们是我的亲人。难道只许你们疼我,不许我孝敬娘报答姐姐,心疼外甥们么?”

    何姑一开始坚持不肯收,在听了明庭的这番话后,最终把股份收下。

    日后每年,她都能拿到布庄的分红,在家里躺着就有银子使了。

    “娘是个有福的,现在就开始享幺儿的福了!”

    何姑眼角红红的。

    她打算等明庭四月份的府试过了,就去小河村祭祖祭拜蒋秀才。

    原本何姑住在村里,不肯挪地儿。去年底明庭好说歹说,才劝他们搬到了镇上。

    明庭住老师家,没时间一直盯着蒋梅梅。

    他实在是不放心何姑和蒋小娥,怕家人被女主吸了运气,让原世界的悲剧再次重演。

    为了让何姑来镇上,明庭利用抄书、帮人算账、做一些小的设计,赚了一些钱。

    他假装不会管理钱财,大手大脚给家人买东西,还故意被骗了一次。

    何姑这才下定决心跟着儿子走。

    毕竟幺儿年纪小,不懂得照顾自己,还不知道人心险恶。她这个当娘的不照看点儿,怎么行呢!

    孙巍给的钱,明庭自己留了一百两,剩下的银票全都交给了何姑。

    第一次拿到这笔巨款,何姑的手都在抖。

    她活这么大把年纪,从来没见过这么多银票!

    何姑不过是乡野妇人,管管家里的小钱可以,这么多钱她拿着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最后,还是明庭的师母苏夫人给她出了主意。

    苏夫人说,明庭和王治既然考了科举,就会一路考下去。

    若是他们考上举人,迟早是会去京城,不如早点儿做打算。

    而且小松长大也是要科考的,如果能在京城有个宅院,他们有落脚的地方,生活和学习上都会方便很多。

    何姑不懂这些,但一想到是对孩子们好,决定听苏夫人的。

    只是京城物价高,房子贵,这个钱未必能买到好位置。

    只能先买个小的,或者先买偏一点的位置。

    苏衡中在京城有朋友,这事儿苏夫人主动揽身上了。

    等何姑走后,苏夫人就着手给京城的闺蜜写信,请人帮忙找一下房源。

    她这么热心帮忙,让苏衡中有些惊讶。

    “夫人,京城的房子贵,空出一套也会被马上抢走。我们久不在京城,恐怕帮不上太多。”

    “其实明庭和王治去赶考,可以借住在我们的宅子里,不需要这么麻烦。”

    见苏衡中这么迟钝,苏夫人忍不住横了他一眼。

    “老爷,我问你。明庭这孩子跟你在京城见过的那些官家子弟相比,如何?”

    苏衡中想了想,认为明庭要比他认识的年轻晚辈优秀太多。

    以明庭现在的水平,考秀才十拿九稳,就看考官喜好如何,能不能得个案首。

    甚至,苏衡中私底下认为,自己的这个学生,有状元之才。

    “我说的是他本人。”

    见苏衡中没明白自己的意思,苏夫人气得哼了一声。

    “这几个月明庭住家里,我仔细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