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宫签到,捡漏登基 第208节

作品:《冷宫签到,捡漏登基

    建宁帝盯着四皇子,眼神阴鸷:“老四,朕给你个辩驳的机会。不管这私库是不是你挪走的,你说说,你既已发现了私库,为何第一时间不是想着告知朕?而是把私库运走?”

    长庆殿内落针可闻。

    所有人的视线都聚焦在四皇子身上。

    四皇子抿唇:那种情况下他把银子呈上来就是现

    在的局面,他若把银子及时运走了,才有一线生机。

    现在说什么都晚了,这事怎么说都是他有私心。

    仅仅是有私心这一点,在现在的父皇心里就可以无限被放大。

    他朝着建宁帝重重磕了个头,然后直起背脊,淡声道:“父皇,私库不是儿臣偷盗的,儿臣无愧于心。若你执意认为儿臣有罪的话,就治儿臣的罪吧!”

    七皇子眼睛瞪大,觉得自家四哥疯了。他隐在袖子里的手用力去拽四皇子的衣袖。

    四皇子不为所动,依旧直挺挺的看着建宁帝。

    建宁帝面沉如水:“你这是连解释都懒得解释?还是说,你认为你大皇兄,兵部尚书、卫尚书还有朕,联合冤枉你了?”他胸口起伏,想着措词:“你这是对朕的不满?还是在控诉朕的颠倒是非?昏庸无能?”

    四皇子又朝他行了一个大礼,然后跪伏在地:“儿臣不敢,在儿臣心中,父皇永远是小时候儿臣仰望的存在。儿臣敬您、重您也相信您。也请父皇相信儿臣,儿臣绝对没有偷盗私库!”

    李明嫣和大皇子互看一眼。

    好一招以退为进,不愧是他们的好四弟,都这个时候了,还能这么冷静。

    若是从前的建宁帝,还真会被他打动。

    但现在的建宁帝就不是个正常人。

    他冷脸:“你既不辩驳,就是有罪了。偷盗国库是死罪,你虽是皇子,死罪可免,但活罪难逃,就幽禁到北城的青云台,无诏不得外出!”

    四皇子长睫微颤,心下荒凉:父皇当真凉薄……

    “父皇!”七皇子急了,双膝并用,蹭上前几步:“父皇,您不能这样对四哥,四哥为您为朝廷做了多少事,您不能这样对他!”在他眼里,四哥当真很好很好了。对父皇尽心尽力,对朝廷鞠躬尽瘁。

    忠诚尽职,谦冲内敛。

    没人比四哥更好了。

    这样好的四哥,父皇怎么忍心……

    七皇子眼眶通红,又往前蹭了几步。

    建宁帝拧眉瞧着他:“你四哥对朕对朝廷有恩,连朕不能处罚他,是吗?”

    “儿臣不是这个意思。”七皇子疯狂摇头,开始把罪责都往自己身上揽:“是儿臣,私库是儿臣劫来的,也是儿臣拉四哥去看的,不关四哥的事。

    一切都是儿臣做的,您要罚就罚儿臣吧!”

    “小七!”四皇子冷脸呵斥他,“你闭嘴!”

    这事明显是冲着他来的,能保住一个是一个,这傻子还往上顶做什么。

    七皇子不肯闭嘴,伸手去拽建宁帝的衣摆:“父皇,求您了!四哥都是被儿臣连累的,让儿臣代替四哥幽禁吧!都是儿臣的错,都是儿臣的错!”

    一旁的卫尚书淡声道:“七皇子,您何必呢?私盗私库这么大的事,可不是您能做出来的!”

    “你闭嘴!”七皇子对着卫尚书怒目而视:“明明偷盗私库的是卫家,父皇,您不记得大长公主搬空国库的事了?那时卫皇后还活着,说不定就是她和皇姐还有卫家余孽里应外合偷的私库!”

    “七弟!你就算再急着开脱也不能诬陷我!”李明嫣委屈拭泪:“你总不说,国库是你母妃和四弟还有萧太傅一起搬空的。卫尚书被流放后,国库可是萧家再管,国库的银子无端出现在了私库,私库里的宝贝却不翼而飞。怎么算都是萧家和四弟的嫌疑最大吧!”

    “这又关我外祖父什么事!”七皇子心中郁气难消,“李明嫣,别以为你去和亲受委屈了,所有人都欠你的,你再胡说八道试试!”

    “小七!”先前还淡定的四皇子是真的急了,伸手用力拽住七皇子,企图让他闭嘴。

    都这个时候了,还不知道轻重。

    他是想死在这张嘴上吗!

    “父皇!”李明嫣后退两步,故作害怕的落泪。

    “够了!”建宁帝冷冷的瞧着七皇子:“私盗私库这事你也跑不掉!口出狂言,目无尊长,皇家没有你这种不孝不悌的子孙。朕看你不必为谁抵罪,拖下去重打三十大板,贬为庶人吧!朕不想再在京都看到你!”

    “父皇!”四皇子拉住七皇子,强硬的逼他跪下磕头道歉。

    “父皇!小七没有坏心的!您知道的,他说话做事向来不过脑子!您打他罚他都行,贬为庶人责罚就太重了!”

    “小七,快向皇姐道歉!”

    七皇子梗住脖子就是不道歉,四皇子真真要被他气死了!

    “你快道歉!”

    “够了!”建宁帝被吵得额头青筋暴起:“自小到大,他没有一次觉得自己有错!你松开他,别逼朕不念父

    子亲情,罚他罚得更狠!”

    四皇子摁住七皇子的手终于松开了,他恼恨这个弟弟,却又无可奈何。

    就那么看着倔强的七皇子被御前侍卫拖了下去。

    惨叫声接连不断的响起,皇宫内外人人惶恐。

    四皇子一党被这突如其来的一顿棍子打懵了,怎么不过几日的功夫,四皇子就被幽禁,七皇子就被贬为庶民了?

    萧太傅听闻消息后,直接厥了过去。

    等醒来后,他就急匆匆赶到四皇子府,问四皇子究竟怎么一回事?

    府上还有建宁帝派来押送他的禁卫军,四皇子也不好多说,只压低声音道:“输了而已,外祖父不必再做什么,等我走后,和舅舅立刻辞官致仕,什么也不必管了。”

    萧太傅想到建宁帝近日疯癫的模样,也不禁心灰意冷。

    他眼眸暗淡,本就苍老的身子骨一下子又老了好几岁。

    “那七皇子?”

    提起七皇子,四皇子就蹙眉:“小七受了重伤,暂时趴在榻上动不了,劳烦外祖父将他一并带回崇州吧。母妃和我这个当兄长的不在,他若是以后不听话,您尽管让舅舅管教他就是。”

    萧太傅眼神沉郁:“苦了你了,青云台难熬,你撑着点。”

    四皇子轻笑,安抚他道:“不苦,不过是换个地方读书而已,外祖父知道的,只要有书,我能一坐一整日。”他指着身后五大箱书给萧太傅看。

    萧太傅想起四皇子小时候。

    才三岁的孩童,别家孩子都在哭闹的年纪,他却对萧府满书房的书感兴趣。整日坐在他的太师椅上,缠着他教他识字。

    五岁就能作诗,七岁就能成赋。

    少年老成,聪慧机敏。

    这样一个好的孩子,皇上怎么就不珍惜了!

    萧太傅拍拍他的肩,一句安慰的话也说不出来了。

    跟着禁卫军把他送上了北城思过山青云台。

    回来后,萧太傅就一病不起。

    这次是真的病了。

    心力交瘁,郁气难舒,病得十分严重。

    太医来瞧过了,都连连摇头。

    萧太傅之子直接上了折子,替他告老还乡。自己也借着床前尽孝的由头提出辞官致士。

    建宁帝立刻就

    批了。

    辞官第二日,萧家举家出城,顺带将被打得半死的七皇子带走了。

    一夕之间,京都就变了天。

    皇帝常年头疾疯癫不管事,又倚重长公主。卫博霖重新掌管了户部,从前四散的卫家势力,以他为中心,重新汇聚。

    四皇子党的官员从萧太傅辞官后就开始重新站队,墙头草很快投靠了长公主一派,不听话的,要么被贬,要么因为各种理由入了狱。

    不仅是四皇子党,三皇子党也被波及。

    卫博霖借着兵部兵器被盗一案以及私库案的由头,排除异己,清除敌对势力。对曾经打压过卫家的官员更是手段狠厉,伺机报复。

    朝中官员怨声载道,不少人上折子状告卫博霖,但都被李明嫣拦了下来。

    有人就将主意打到了李衍这,求见不成就到处偶遇他,企图说服他帮忙把折子直接呈到建宁帝面前。

    李衍直接装病,闭门不出。

    恰在此时,公里来了圣旨。说是体恤李衍身子,让他再下江南皇觉寺去养病,无诏暂时不用回京了。

    圣旨下得突然,众人怎么也想不明白,皇帝怎么会突然让十一皇子走。

    但李衍知道,这圣旨估计是皇姐下的。

    怕他会插手朝堂之事。

    于是他婉拒了要护送的御林军,独自带着陆小宁、初一和十五下了江南。

    四人先走官道,之后改乘了船,原本是要一路去姑苏和卫含薇还有陆小路他们会和的。但在途州境内时,突然天降暴雨,河水水位暴涨,浪花溅得三尺高。

    行船不安全,四人就弃了船上了岸,继续走陆路往姑苏去。

    狂风过境没办法继续行路,四人临时找了一家客栈歇脚。陆小宁撑着伞下了马车,然后回头,油纸伞微微前倾。

    李衍从马车里下来,下马车时险些摔了,幸而陆小宁扶了他一把。

    门口的店小二瞧见一个男子还要一个姑娘扶着,忍不住多打量了李衍两眼。

    李衍面色潮红,轻咳一声,松开陆小宁的手站稳了,往客栈里走。

    陆小宁立刻跟了进去。

    初一牵着马跟着另一个店小二走了,十五拎着几人的行礼跟着走进店内。

    小小的客栈内因为下雨人满为患

    ,李衍他们进去问的时候,整个客栈只剩下一间大通铺。

    而且大通铺里还已经住了三个人。

    陆小宁、初一、十五是无所谓,三人齐齐看向李衍。

    陆小宁问:“要不再找找其他客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