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作品:《山河无恙

    为什么圣人会认为他跟太后娘娘会误解公子呢?

    要知道,早在圣人来到这个世界之前,他们就已经结成了最坚固的信任联盟了。

    可能是之前太后因为担心圣人年岁太小,怕臣子对他不敬,偶尔也会询问圣人一些与朝臣相处时的细节。

    不能干预朝政,但可以见微知著。

    从一个臣子的言谈举止,就能知道他对圣人是否真的恭敬。

    一次还能说是没注意,如果次次轻慢,那就很值得在意了。

    圣人又是个极其聪慧的孩子,想来是感觉到了这点。

    “那是自然,奴才和太后娘娘也深信杜大人的为人……那圣人又为何郁闷不乐呢?”

    鸿康帝有些为难,却还是想跟个人说说。

    满总管是除了母后对他最好最照顾的人,跟他说应该没关系。

    “杜爱卿是个特别好的臣子,朕也很喜欢。而且母后和满总管都说,朕有今日,他居功至伟,是个绝对值得朕信任的人。可朕不明白,每次朕想留下他用膳,想跟他亲近亲近,他总是会拒绝朕。”

    鸿康帝从一出生,就受尽万千宠爱,几乎没人拒绝过他。

    臣子们巴不得跟他多套套近乎呢,为什么这位小杜大人,却要刻意跟他保持着距离呢?

    鸿康帝真的有点苦恼。

    还有点小受伤。

    “原来是因为这个啊?”

    满总管憋住笑。

    “满总管,你说这是为什么啊?”

    “可能小杜大人是真忙?”

    “那也不可能一次两次都这么巧吧,杜爱卿就是故意的。”

    “圣人是君,杜大人是臣,君臣到底有别,杜大人可能正是顾虑着这一点。”

    以前碍于隐藏身份,他们就算在宫里面见了也只能装作不认识。

    如今没有那个必要了,杜晚枫却始终与他们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一方面源于他的分寸感。

    另一方面还是皇家伤他们杜家太深吧。

    先帝还有太皇太后过去对杜家做的事情,也让杜大人看清了君王无情的一面。

    所以他不敢太亲近,谨守着一个臣子的本分。

    当然,这也是对于圣人、太后的一种保护。

    杜大人身在前朝,又是许多人所瞩目的焦点。跟圣人还有太后的关系,不必要让太多人知道。

    “奴才认识杜大人年头最久,也最为了解他。斗胆替他说一句,圣人不需要苦恼这些,也不用刻意与之亲近。您只需知道杜大人对您一片忠心,圣人莫要辜负、也别伤害了这份纯正之心。”

    “只要圣人厚待杜家,杜大人绝不会生出二心,也不会让圣人失望。”

    鸿康帝怔怔看向满总管。

    “满总管,朕听母后说你昔年还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小内侍时,差点被花满都拿鞭子活活抽死,是杜大人救下了你?”

    “是。”这份恩情,满总管此生不忘,且铭记于心。

    第九十七章 【尽快行事】

    虽然小满子如今效忠的是董太后、是圣人,但他永远不会站在杜晚枫的对立面。

    如果真有那一日,他便……死。

    回府的马车上,杜晚枫一直在闭目休息。

    兰鱼骑着马跟在车旁,行了不多远,他敲敲车窗。

    “大人,是杨大人。”

    杜晚枫掀开车帘,杨骏就站在宫门外不远,似乎是在刻意等着他。

    “杨兄——”

    “张兄,我府里的马车有事先回去了,可方便载我一程?”

    载人是假,有事要跟他单独聊倒是真。

    杜晚枫笑着迎他上了马车。

    待杨骏坐稳后,马夫便继续驾车。

    “先去杨府。”杜晚枫嘱咐。

    “好嘞,大人。”

    “晚膳时间到了,圣人既然将你单独留下来了,没让你用个膳?”

    杜晚枫好笑道:“杨兄,你在这里等我,该不会就是为了探听这种事情吧?”

    “嗯。”杨骏点点头,“我倒是真有点好奇。”

    “你刚回都城,要忙的事情不少,我可不信你会为了这点事瞎耽误工夫。”

    杨骏面带难色,显然是有什么事情他不好说出口。

    而能让杨骏这般苦恼的,那定然不是一件寻常之事。

    “杨兄,你我结交多年,又彼此信任。你的为人,晚枫也很放心。你有什么话,但说无妨。能办的,晚枫一定尽力。不能办的,你也莫要怪兄弟。”

    杜晚枫如此坦诚,倒让杨骏心中宽慰了许多。

    “并非是为了我的事情。”

    “噢?那是谁?”

    杨骏长长叹息一声。

    跟杜晚枫说起了他这次巡视地方经历的一件惨剧。

    有这么一户人家,丈夫和儿子相继遭逢噩耗,婆媳俩相依为命。

    “那婆婆年逾六十,因为丈夫孩子相继逝去,哭瞎了双眼。儿媳妇王氏天生不会说话,是个哑巴。因为这点,从小没少被别人欺负。每次被人欺负时,就是她后来的丈夫护着她。”

    “从小命苦之人,得上天垂怜,有了一个新的家、爱她的家人,让她过了两年好日子。可好景不长,首先是公公在山上凿石头时出了意外,后来丈夫又溺水了。一个好好的家,就这么毁了。”

    “她丈夫死后,她就跟婆婆搀扶着过活。一个眼盲一个哑巴,别提多凄苦。村里人都挺可怜她们的,对她们不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