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作品:《侯府女眷贬为庶民后

    她叹了口气,又说:“男人不好色,简直像狗不吃屎,世间罕有。”

    明宝清掩面道:“你怎么说这样污耳的话。”

    “痛快啊。”邵棠秋也笑,说:“这话不是咱们小时候在你外祖母院里睡午觉时,听见邱嬷嬷说的么,你不记得?”

    “我不记得。”明宝清缓了缓,才把手从脸上拿了下来,望着邵棠秋说:“邱嬷嬷死了。”

    邵棠秋一怔,明宝清又说:“我觉得她的死没那么简单,但又什么办法都没有。”

    “乌珠儿。”邵棠秋眉头紧蹙,道:“有件事,我原本觉得是无稽之谈,但,啧,我听说岑家在闹鬼。”

    明宝清双眉微挑,道:“哪里闹鬼?”

    “也说不清,好像是岑家二房觉得自己现在住的院子太偏,想搬到你外祖父的院里住,然后就有闹鬼的消息,这事儿就摁住了。”

    明宝清沉思了一会,说:“这倒有些意思。”

    或许,是她太看轻了某些人?

    明宝清一时间想不出头绪来,见邵棠秋也在发愣,轻声道:“安王?”

    邵棠秋回过神来,故作轻松地问:“你见过他吗?”

    “远远见过一次,其实也不是太老,蓄着长须,穿着道袍,看起来很儒雅随和。”明宝清努力回忆着,又说:“我瞧他与侍卫奴仆说话,也都是和颜悦色的。”

    邵棠秋的表情好了那么一点点,但又叹气,说:“知人知面不知心,谁又知道呢。”

    “但起码,他应该很聪明,而是审时度势很有一套。”明宝清说。

    否则圣人那么多兄弟,全须全尾,没断手脚,没下狱,没炮烙,没车裂,没凌迟的,怎么就只有这一个呢。

    “说起来,安王这门亲是谁给你提的?从前不知道你家与安王有什么联系。”明宝清又问。

    “说起这个也奇怪,是宇文侍郎保媒,”邵棠秋有点哭笑不得,皱了皱鼻子,说:“九郎在户部拨算盘,可能算盘打得好?本来九郎以为侍郎在开玩笑呢,没想到越说越真了。”

    第056章 小小车窗

    明宝盈考试结束的那日, 刮起了很烈的北风。

    明宝清要出门时,蓝盼晓把家里的厚衣服都给她穿上了,明宝清摇摇摆摆走了几步, 转身回来说:“母亲, 实在不行, 我手都抬不起来了, 赶不了车。”

    “这可怎么办。”蓝盼晓蹙着眉,又牵着明宝清进屋来脱衣。

    老苗姨拿了个陶罐,夹了几块热炭放进去, 又用布裹了起来, 留出两角布捆住车厢上的一节竹固定着,又用草苫做了一个粗糙的围挡。

    “毕竟不是铜的,只怕烧裂了, 你别搁在身上暖。”

    明宝清坐进这漏风的草苫围墙里, 居然也暖和了不少, 小驴车走了起来, 风里杂着很发哑的一声唤。

    “明娘子。”

    明宝清看向道旁背着包袱的钟娘子,只听她说:“可不可以带我一路,我要回家去。顺路的, 就在高平乡。”

    “过来吧。”明宝清什么都没问。

    钟娘子手里捏着一张纸, 她攥得很紧,纸都皱了, 像是这张纸侮辱了她,又像是这张纸救赎了她。

    “车厢里会暖和些。”明宝清瞧着坐在自己身边的钟娘子, 她只是摇头, 道:“我想吹吹冷风。”

    “那就把手放到罐子上捂着,可以醒醒神, 但别病了。”明宝清目视前方赶路,但她能感觉到钟娘子在看自己。

    “明娘子。”

    “嗯?”

    “为什么,发生任何事情,你好像总能接受?”

    “不接受又能怎么办呢?”

    钟娘子好久没说话,脸上被风吹得僵硬,她搓了搓脸,又说:“我爹马上就会把我再嫁掉的。”

    明宝清说:“男人是最会权衡利弊的。”

    “可他是我阿耶。”

    “阿耶也一样。”

    “我很害怕,我生不出孩子,再嫁,不知道会嫁到什么人家去。”

    明宝清想了想,说:“可以同你阿耶谈一谈,我听母亲说,周家编草的手艺你都学会了,你同你阿耶说,别把你嫁了,你可以挣银子的。”

    钟娘子想了想,蹙眉道:“我阿耶是读书人,他最讨厌别人说银子的事。

    明宝清笑了一声,根本没掩饰的自己讥讽,又问:“那你家有银子吗?”

    钟娘子摇头,明宝清又问:“你家里还有兄嫂吗?那有侄儿了?”

    “侄女。”钟娘子说。

    明宝清挑了下眉,道:“那别跟你阿耶说这些,直接同你阿嫂说,你这手艺学会了就忘不了,教给你阿嫂、侄女,一家子女娘挣了钱还能自己攒几个。”

    钟娘子静静听她说着这些话,觉得呼吸都平顺了些,到了高平乡的道旁,她背着包袱下了车,正要同明宝清道别,就见她望着自己,说:“别觉得自己低人一等。”

    滚烫的泪滑了下来,钟娘子抹抹脸,点点头。

    明宝清继续在冷风中赶路,此时的明宝盈正坐在室内考试。

    炭火毫不吝啬,屋里是暖和,可也太闷了,大家都一脸红烫,脑袋都有点昏。

    门开了,清新干冷的空气涌进来,明宝盈摸了摸自己的脸,听着轻稳的脚步声中间杂着‘笃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