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作品:《大魏女史

    反应第二快的是尉茂,他先由诗句溯诗源,确定题目出自《鄘风》篇的《桑中》,再按叠句顺序排除掉相似的“美孟姜矣”,写出了正确答案:期我乎桑中。

    不过正因如此,他边写边生气,因为《桑中》诗里有三处“美孟……矣”叠句,它们下一句是相同的,都是“期我乎桑中”!

    怎么搞的?这几天他白学了!

    尉菩提也开始书写。

    尉蓁这两天才是白苦读了,她平时学业勉强,脑中霎那乱腾腾的,诗题出自哪首诗都没想起来。

    又开始念题了。尉道子:“寘彼周行。”

    段夫子一直默默计时,现在可以确定了,题组与题组的相隔,一组题内的相隔,均由十息缩短到九息半。

    段夫子再看向尉窈时,她已经写完答案:嗟我怀人。

    此题再次跳跃到诗经的第一篇《周南》,出自诗《卷耳》。

    绝大多数学童早先背过了这首诗,但是离他们背过的时间隔太久了,能写出的学童里又有一部分受紧张所致,习惯使然,接成了下句。

    九息半过。

    “出题。”

    段夫子微微摇下头,真是一题更难一题,主监考的提醒语速变快了。

    北城州学府,八部分馆。

    当题组与题组间隙缩短至八息时,奚骄感觉自己进入一种奇妙状态,令他精神抖擞,连带着笔速也加快!

    组题的上半题刚说完“陟彼高冈”,他立即书写“我马玄黄”。

    八息。

    下半题:“陟彼崔嵬。”

    “嵬”音念出的同时,奚骄落笔:我马……

    马蛋不对!这题有坑!

    此组题全部出自《卷耳》,题目的顺序和这两句在诗里的顺序,是颠倒的,加上刚才“九息半”间隔的时候,已经有题出自《卷耳》,以上颠颠倒倒累加,更让奚骄陷入一种奇妙状态……过度自信!

    他险些接成了下半句“我马虺隤”。

    正确答案应该是“寘彼周行”!

    崔学馆,善义学舍。

    元珩满意地写下“我马虺隤”,哈哈,这题他会,现在他才知道棍棒底下出俊才!当俊才的感觉真好,哈……哎?谁在挡他光?

    啊!他喜出望外,从叔竟然亲自来巡考了!

    其实元刺史昨晚就来了崔学馆。能不来嘛,那个柳夫子脾气又臭又冲又倔,把月考搞那么难!要是一个满分成绩都出不来,他刺史的颜面也不好看。

    全平城传授《诗经》最好之地,属崔学馆的训义学舍,元刺史来都来了,就顺便看看隔壁的从侄元珩。

    这一看,气得七窍生烟!

    狗东西,是他目前所见唯一一个连考题规则都听岔的!

    东城,尉族学馆。

    薛夫子默数七息:“出题。”

    两名大学学子的试卷上标注有时间变化,薛匿瑕:“实劳我心。”

    连一息间隔都没有,尉道子接着宣读:“其之展也。”

    这相当于一组题里的上半题、下半题并出!

    此变动毫无预兆!

    一多半学童都在“实劳我心”说完开始思考,导致没听清“其之展也”。

    “实劳我心,其之展也,实劳我心,其之展也……”听全的学童口型一遍遍复述,不这样的话,写出上半题答案也会忘了下半题的题目。

    七息过。

    薛夫子:“出题。”

    一组题并出的答题时长只给七息,相当于三息到三息半必须写出答案。

    “咝——”

    不知道哪几个顽童异口同声倒吸气,还有段夫子。

    坐在段夫子侧后边的尉道子抬高试卷遮脸,差点笑喷。在他抬高试卷时,薛匿瑕已经把上半题念完,可见读题之速。

    薛匿瑕的题是“东宫之妹”。

    尉道子赶紧跟念:“曷至哉。”

    “东宫之妹、曷至哉……东宫之妹、曷至哉……东宫之妹……”

    念念叨叨记题的学童再增多,一个个嘴巴跟缺水的鱼一样。

    尉道子笑点低,简直不敢往堂下看,一看就想笑。

    仍是七息。

    薛夫子:“出题。”

    北城,八部分馆里。

    “出题。”

    西城,崔学馆。

    “出题。”

    元刺史被一声声“出题”喊得躁得慌,还让不让人喘气了?!

    他出来训义学舍,馆长、几位巡考夫子跟在后。

    行到院门口,元志叹气:“我早说过,第一轮可以简单些嘛,你们看看,孔夫子一共俩入室弟子,也没全答对。等成绩出来传遍北州,旁人定以为我平城无名师!于你们脸上也不好看!”

    这不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吗?

    本次出题的柳夫子不吭声。

    崔馆长一时不知该说什么,他知道刺史想让孔夫子收元珩为入室弟子,谁料元珩不争气,发生了偷题事件。

    其余夫子更没法吭声。

    孔夫子:“回刺史,我还有一名入室弟子。”

    卯时末。

    第一轮终于考完。

    尉学馆的诗经一舍里,学童们一时缓不过紧张劲儿,脑中、耳中仿佛还有“出题”余音。

    薛夫子从馆奴手里拣出尉窈的答卷,一目一列的核答案。段夫子凑近看,总共多少题他是记不住了,所以他只看尉窈写的有无错字,有无画圈替字。

    “好,好!”薛夫子又摇头又笑,小声赞向段夫子,“段兄,你教了名好弟子啊。”

    第48章 更难的第二试

    尉窈不知卷子被提前阅看,知道也不会不安,她自信没答错,没有错字。她正打量侧前方的尉蓁,糟糕啊,蓁同门抹眼泪呢,尉窈再回头打量尉茂、尉景状态怎样。

    尉茂早攥好俩纸球等着她了,瞄准,丢她,瞄准,丢她。他快要郁闷死!提前猜到“全都考”,还是考成糊粥。

    尉景嘴巴能撅出二里地。

    好吧,她别问了。

    前方,薛匿瑕师兄告知众学童:“辰时一刻讲第二轮的规则,辰时二刻开考。”

    尉景挤过来和尉茂并坐,唤尉窈:“窈同门,窈同门,你全答对了吗?”

    尉窈点头,悄声回:“我觉得没答错。”

    “唉,”尉蓁也垂头丧气过来,尉窈给她腾出半边位置。

    尉蓁嘟念:“你们知道吗,我最后尽顾着记两位师兄出的诗题,根本没时间想答案。”

    尉景深有同感:“对啊!每组题目我现在记得牢牢的!收卷的时候我才寻思过来,我记试题干嘛?还有,薛师兄、尉师兄就不能坐一边?他俩分那么老远坐,害我眼珠子一会儿这样……一会儿又这样……”他眼珠斜到最左边,再斜最右边描述刚才的难受劲。

    尉蓁被逗乐,心情好多了。

    尉戒之往前趴,参与进来:“你们也听说元……偷考题的事了么?”

    尉茂做个“嘘”动作,示意两位夫子还在呢,不要大声提这事。

    武继上茅房回来了,兴冲冲蹲过来:“说啥呢、说啥呢?”

    调皮孩子最愿凑热闹,尉简也凑近,把曲融挤得没法坐。

    尉简告诉武继:“泄露考题的事呗,我也知道,其实早传遍了,可惜啊,谁都没当真。”

    曲融愤懑:传遍了?我怎么不知道!在同个学舍求学,传闲话也全避开我是吗?倘若我早知道这事,绝不会和你们一样蠢,把真考题当假考题!

    啪——

    随戒尺敲响,由薛夫子讲述第二轮考试规则:“这次没有‘出题’二字提醒。仍是两题为一组,由薛匿瑕和尉道子先后截取诗里的句、字,你们根据截句、截字答出诗名,以及对应的完整句。”

    “上半题和下半题没有相隔时间,组题与组题没有相隔时间。”

    “薛匿瑕,尉道子,你二人向众师弟举例细述。”

    “是。”

    薛匿瑕先高昂声道:“比方我说‘雎鸠’,诸师弟需答出诗名《关雎》,再答‘雎鸠’的所在之句‘关关雎鸠’。为防师弟们听错字,我读每道题都会重复两遍,然后略作解释。仍以‘雎鸠’举例,我会这样说……雎鸠,雎鸠、王雎之鸟、情挚而有别。”

    武继举手问:“师兄说‘再答雎鸠的所在之句关关雎鸠’,是指我们只写‘关关雎鸠’就行吗?不用写‘所在之句’几个字吧?”

    此子脑路清奇!

    尉景举手附和:“这也是我想问的。”

    一对好朋友。

    尉道子憋笑憋到嘴鼻变形,替匿瑕回答“不用”。该他讲述规则了:“我会接着宣读下半题。师弟们注意,我的每道题也只有两个字,但它们在诗里不相连。不相连决定着答案是一句诗,或两句诗。我也以《关雎》举例。”

    “比方我的题是‘左芼’,我会说两遍‘左芼,左芼’,然后分别解释‘左……左右之左,芼……有助而择之’,这时诸师弟就会分辨清楚是哪个‘左’字,哪个‘芼’字。仍是先答诗名,然后立即写出‘左、芼’所在的诗句……左右芼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