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剧透我是太宗 第57节

作品:《天幕剧透我是太宗

    “可也不对,有些事情他不该知道。”比如什么哭求太子位之类的。

    说到这个大梁故事的作者,元泰帝倒还好,反正没有《大梁演义》给他来的谣言多,其他兄弟就不一样了,谁知道他们以后会不会遭遇毒手?

    晋王的脑袋瓜此刻突然聪明了,“会不会,写大梁故事的是一个,提供素材的是一个?又或者作者不止一个人,而是一个传承?”

    “但这个纪文,绝对不无辜。”鲁王有个猜测没当场说出来,会不会合作者,既有父皇的郝大珰,又有九哥身边的长福?

    【鹤仙说睡觉,就真的在里面一直待到了官员下值的时间,曹严不得不起身离开,不然等宫门落钥就出不去了。

    但鹤仙毕竟心软,人跪了老半天呢,于是曹严是乘轿出的皇宫到的家。

    为了防止第二天曹严再来,鹤仙直接暗箱操作,给曹严请了假,又私下给曹严下旨,给人禁足了。】

    元泰帝颔首,“这样的臣子,不能薄待了。”

    元泰朝老臣也表示赞同,弘德帝虽然有些犟,但臣子意见不同,只要有道理,哪怕不听,也不会为此给臣子穿小鞋,仁君呐!

    柳树村,曹严本人已经被村里人给包围了起来。

    “哎哟,咱叔翼真厉害,皇宫里都能坐轿子!”

    “叔翼啊,听嫂子一句,咱别跟太子殿下对着干,你看他对你多好啊,太子殿下还是个孩子呢。”

    “对啊对啊,太子殿下也是为了我们的土地呢,你就该对付那些贪官,你可不能糊涂了。”

    曹叔翼:……

    什么孩子?称帝多年的掌握生杀大权的孩子吗?

    曹叔翼萌生了一个巨大的担忧,天幕没出现,弘德帝都犟,如今天幕都出现了,还有人不顺着太子吗?

    但是,更让他担忧的还在后面:

    【于是,毫无意外的,钩子文学出现了!那可是在北辰殿待了一天,坐轿子回的家,为此还请假了好几天啊!】

    “噗……”

    “咳咳咳!”

    姜衡直接被呛到了,怎么这儿还有钩子文学?弘德十二年,他都将近四十了,曹严更是将近50了吧?不能双方是个人就嗑吧?

    而其他人更是直接傻眼在了原地,这天幕这次也太直接了吧?这可事关太子殿下的清誉啊!

    使团:盯——

    宫人:……弘德帝,被传了绯闻。

    使团:!多说!

    曹严本人:……

    曹严夫人:……

    邻居们:哇……

    百姓:哇!

    【咳咳,说正经的,鹤仙此举,也让曹严彻底确定,他是劝不动了,只能与林朗私下沟通变法的进展,想着如何补救,林朗并未阻拦曹严,但仍旧全力执行鹤仙的决策,林相也是很会端水了。】

    太阿顺苟合了就是。

    众臣心道。

    【弘德十四年,兵败捕鱼儿海,被现实狠狠打了一巴掌的鹤仙,不得不停下变法,又立太子以正国本。

    曹严也晋升从一品平章政事,仍兼都察院左都御史。

    鹤仙以这种方式表示,他知道错了,曹严也收到了信号,有谏言也更放肆了。】

    【忠言总是逆耳的,鹤仙哪怕心知人是忠臣,但听着不开心就是不开心,若非林朗给劝住了,后期差点把人给外派了。

    不过鹤仙终归是理智的,曹严虽然上面一直有人压着,但人也是右相,权倾朝野,若曹严委屈,那历史上其他的谏臣,怕不是得委屈死了。】

    “君明臣贤,合该如此。”

    做皇帝的,哪儿能一点委屈也不受嘛,他没有这样头铁的臣子,不也有糟心的儿子吗?还不止一个。

    姜衡理智觉得是好事,内心却深知不妙,一个回忆录都不忘diss宫人侍从不尽责,这性子得多死板啊,教导主任型?

    【也是因为曹严的严谨,在朝期间,倒也没出现过明目张胆的佞臣。

    而在曹严乞骸骨后,佞臣就开始冒出来了,虽然有鹤仙钓鱼执法的原因在,但弘德朝最大的佞臣也就此开始大放异彩。

    而这,就是我们名人榜第三位知名人士——养鹤达人廖世言。】

    第51章 双界祖师爷

    佞臣,还是养鹤达人?

    达,通达,透彻,也就是说,这是一个精通养鹤的人才。

    若是普通的养鹤高手也就罢了,偏偏弘德帝外号鹤仙,又自称元鹤真人,这廖世言还是个“佞臣”,他们这些心眼子多的控制不住延伸脑洞,这个养鹤,养的是哪一个“鹤”?

    【提问:什么样的人能当佞臣?】

    “溜须拍马的!”

    “逢君之恶的!”

    “小人。”

    “口才要好,道德要低。”

    宫人:“天幕在教导辨别佞臣的方法。”

    吴使:“出现奸臣了?”

    宫人:……

    【首先要有上进心,没有往上爬的上进心,又怎么有勇气做一个佞臣呢?】

    【其次要有毅力,肯吃苦,肯时刻充实自己,脑袋瓜子也得聪明。

    没有一点能力,又怎么能讨得君主喜欢呢?毕竟,哪怕是昏君,也不代表没有见识。】

    “这课堂,对吗?”

    确定天幕下,没有人往歪了学?

    塔娜疑惑地看着慎侯,“爹你这是……”

    慎侯:“嘘,我学习呢。”

    赵王:……倒也不必,九弟他看脸。

    【眼力见也得有,不然没法正确拍马屁,拍到马腿上了可不好。】

    【最后一点很重要,那就是门路,再厉害,没有人推荐,没有门路,连门都进不去,要当佞臣都没机会!】

    【恰好,廖世言完美符合这些条件。】

    “六哥有个鹤园,天幕之前也说先讲六哥,因为能串联起来,所以会不会和鹤园有关?”鲁王大胆推测,获得了楚王一个死亡凝视。

    而天幕,也马上给出了答案:

    【廖世言,原名廖四,出身楚王府鹤园,从小就在鹤园跟着亲爹养鹤,先得楚王看中,赐名廖世言,后得楚王举荐,随侍帝侧。】

    “怎么又和你有关?”元泰帝看向老六,就不能消停点?这可是佞臣!

    楚王也委屈啊,“关我什么事儿,我那鹤园保不准是给谁做嫁衣呢!”

    老九在还是宁王的时候,都跑他鹤园里好几回了,分明就是眼馋他的宝贝仙鹤,如今当太子了,更是装都不装了,让他好好养,一副已经是他的了的模样,天幕中的弘德帝能改掉这德行?

    朝臣却是实打实松了口气,原来是养的是真的鹤鸟啊,一个养鹤鸟的,就算是佞臣,在明君手底下,能佞到哪儿去?顶多晚年折腾一下臣子,那也与他们这些老臣无关,妥了!

    【我们都知道楚王在吃食方面给鹤仙背了不少锅,但其实不止这方面。

    鹤仙修道,修道之人大多喜好鹤,鹤仙也一样。

    在鹤仙早年,还是宁王的时期的日记里,就好几次写楚王鹤园里的鹤长得美,想拐回家,可惜成本太高,手头紧,只得放弃。】

    楚王:我就知道是这样。

    鹤园里,负责养鹤的伙计都看向廖大河,他们这里唯一一个姓廖的。

    “廖四?怕不是大河你的四儿子吧?”廖大河现在膝下立住了的两个儿子,就是廖大廖二这样简单的名字。

    “这哪儿能说得准,就算是我四儿子,现在也没影儿。”廖大河看得开,也不趁机显摆张扬,其他人也就不好说什么,只能等着天幕,看天幕还能透露什么来。

    【登基后又忙于国事,也为了名声,终究有所顾忌,顶多趁着关心兄弟的时候,去鹤园与鹤鸟们亲近一番,私下还为此补贴楚王不少。】

    晋王发出锐评:“吃喝玩乐是你喜欢的,鹤园最开始也是你自己养的,最后九弟为了名声给你补贴只让你背锅,你确定是你背锅了?”

    “头顶有个人监督进度和成绩,那能一样吗?”

    “那六哥不若让弟弟来背锅?”周王准备竞争上岗。

    楚王:?

    “你在户部被刺激了?这也要争?”

    【廖世言自出生就在鹤园长大,因为弘德帝会去鹤园看鹤,还特意给鹤园提拔为皇宫上林苑规格,于是鹤园成了鹤苑,伺候鹤的鹤监也成了热门岗位。】

    “该庆幸你没给鹤也封官。”元泰帝叹气。

    楚王不知想到了什么:“难说。”

    姜衡:“怎么就难说了?我肯定有数的。”

    又不是钱多烧得慌,六哥园子的鹤,可都是极品!一个个都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些还濒危,可不得好生对待,他都是为了生态!

    【在这样的氛围下,廖四身为鹤监廖大河的儿子,也算是天大的机会摆在眼前了,从小就跟着亲爹学习养鹤,与鹤一起长大。

    懂点事儿了,野心也起来了,听闻弘德帝对修道感兴趣,在保证养鹤方面功课不落下的情况下,又自学道家典籍,主打一个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

    “到现在,也只能说明人家上进,还不至于就奸佞了吧。”

    朝堂上有人暗戳戳准备学习,民间想学一学的只会更多,讨论声只会更热烈。

    “笨呐,这不是还没入君王的眼吗?”

    也有家长顺势教育孩子:“佞臣的前提也是要有能力的,你看人家小小年纪就懂得上进了,你倒是学一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