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意气风发,眼里充满正义,微微笑着露出两颗虎牙。

    这厮很眼熟。

    林希“啧”了一声。

    竟然又是杨奕丞。

    她一边感叹世界真小一边又认识到了这件事的合理性——

    杨奕丞看起来和他们差不多年纪,根据职业和地位往前推,他很有可能是xx军事大学的。

    如果不是末日,向昕和梁辉就读着他们喜欢的专业,在自己的领域发光发热,杨奕丞在既定的约束和秩序下,会是个正义的人。

    第135章 高考

    2018年7月20日。

    林希站上了毕业典礼的光荣讲台。

    她成了这次高考的一骑黑马,各科分数都极高,总分排名全校第一,是他们这个片区的状元。

    所有人都很惊讶,包括班主任王华。

    一时之间议论纷纷:

    “生物和化学分高也就算了,她物理和数学不是很烂吗?”

    “我也是这么听说。以前她的综合成绩在班里连前20都排不到。”

    “语文和英语好像也比平时高了不少。”

    “这两门分数比数学低是因为作文扣分吗?”

    “她一定是藏拙,等着高考的时候一骑绝尘惊讶众人。”

    然而林希没有关注这些声音。

    她的成绩里生物和化学是真实的高分,她用两年时间学透了这两个科目,其他科目也就落下了。

    那套已经倒背如流的答案套上去的时候,林希故意写错了几个扣了几分,加上英文作文和语文作文本就扣了分,增加高考成绩的真实性。

    否则把答案全套上去,她都有点担心会不会被查问。

    林希如愿拿到了首都大学医学部的录取通知书。

    念叨了她整整两年的班主任终于和解了,一边和校理科状元合影,一边有些可惜:“总分其实已经超过xx大学了,但你依然坚持自己的理想和爱好,难得!”

    合影上的林希露出标准的微笑。

    但她没说:还有比理想和爱好更重要的事。

    接下来的两个月,林希收到了很多同学的升学宴邀请。

    礼尚往来,林希没有相应的升学宴邀请他们,也就不方便去了。

    和第一世的自己一样,林希对这些同学一一表示祝贺但婉拒了邀请函,并更换了社交账号,消失在原来的社交圈里。

    和她这具身体一般年龄的同龄人都在庆祝高考结束各地旅游开始享受人生的时候,林希已经提前开始了她本专业病原生物学的基础课预习。

    虽然也是沉浸式学习,但与高中不一样的是现在不用受学校监管,时间自由,可以自由分配锻炼和练习社交的时间。

    向昕在暑假期间来过南华一次,参观大型漫展后和林希见了几次面。

    了解林希的去向后,向昕不禁感叹:“哇……首都大学。病原生物学……和你说的拯救世界有关吗?”

    林希点头。

    向昕:“难道后来出现了变异人吗?”

    林希犹豫着要不要这么早告诉向昕真相,目光却暴露了一切。

    向昕露出惊讶的神情,林希本以为她会不信或是害怕,没想到向昕拍桌猛然起立:“那真是太有意思了!!”

    “……”

    “我早就觉得三次元世界无聊透啦!”

    年轻几岁的向昕和前世见到的有些不同,但本质内核是一样的。

    向昕对拯救世界充满了热忱:“我会好好学习散打的,射击我也有练习!但是我要去哪弄枪呢?熊大会给我们准备吗?”

    ……

    暑假结束林希离开南华去首都入学的那天,陆未因学校性质特殊和个人发展问题还在学校,梁辉和林希不算太熟。

    只有向昕一个人提前结束暑假来车站送她。

    想起曾经独自一人去南华大学报道,再看看眼前太阳一般的女生,林希心里一阵温暖。

    向昕滔滔不绝地念叨:“以后没法经常见面了,我来南华上学你离开南华,我放假回家你回南华,终究是错过了嘤。”

    “我们会经常见面的。”

    看起来比林希还小的向昕滔滔不绝地嘱咐:“出门在外一个人要小心,不要自己走夜路,啊不过你的散打功夫应该能自保。”

    “要少吃外卖,食堂再难吃也比地沟油好。”

    “别碰校园贷!”

    “谈恋爱要小心渣男……”

    “平时多喝热水……”

    林希默默听着。

    向昕:“咦你居然能忍受着听完?”

    林希:“虽然不太像是你会说的话,但……”

    向昕:“害!我也不知道要说什么,就把我每次离开家门时爸妈对我说的话copy了一遍。”

    看得出来向昕的原生家庭虽然想法不算开明,但对孩子是真心爱护的。

    林希莞尔:“好吧。谢谢你的好意了。”

    向昕:“学妹,祝你一路顺风啊。”

    原来这一世的向昕发现林希其实比她小,勉强自己当个姐姐。

    看出这个想法的林希在想:有时候觉得“希姐”这个称呼也没那么令人尴尬吧。

    林希来到了一个从未接触过的新环境,首都大学医学院的生活并不轻松。

    她曾经虽然也算是名校毕业,但读的是压力相对来说较低的财会专业,而且以前她对自己要求不高,平时上课摸鱼划水偷玩手机只要不是太过分不被老师点名即可,学习成绩也是中等普通,她只要拿到基础的专业证书和毕业证书就行了。

    但医学专业向来是课程繁重经常考试的专业,压力不同。

    而且首都大学的同学都是真正的尖子生,林希虽然靠着高考答案进入了这个学校的医学院,但真实水平不如这些从小基础就好稳扎稳打或是本身天赋就很好的学生。

    病原生物学又属于科研类的项目,本科涉及的内容还不够深,林希想后期做丧尸病毒相关的研究起码得有进科研院的水平。

    在高手云集的首都大学医学院里,大部分的学生保持着高三生的学习态度,营造了一个很好的学习环境。

    这样的环境有利于林希静心学习,但也制造出了非常残酷的竞争。

    林希几乎每天只睡7小时,其余时间全部泡在自习室,整个人常年处于高压状态。

    她的前路非常清晰——

    参加考研,考回南华。

    毕竟南华是事发的第一现场,附近的科研院能最快接触到病原体。

    最好能进南华生物科研院,那里有全国顶尖的科研团队。

    陆未曾在林希被关押时联系过他们,了解到两位水平很高的科学家,凌铮和于恒院士,如果有幸进入他们的团队,哪怕是实习打下手也能接触到一手资源。

    第136章 前途

    2021年12月31日,元旦前夕。

    考研过后没日没夜学习的日子告一段落,林希如释重负地松了一口气。

    人乍然从高压紧绷的状态松懈,积攒多年的心理压力一下子从生理上体现出来。

    林希病倒了。

    元旦节很多同学都回家或是结伴外出跨年了,林希一个人躺在空荡荡的宿舍烧得昏天黑地。

    医学生自己找了几片药吃,但一发不可收拾竟然没压下来,林希只好去医院就医。

    从急诊那排队忙活了一通,林希躺进了住院楼呼吸科。

    竟然感染了肺炎,连着几天高烧不退。

    好在考研已经结束,期末考试还有10天左右的时间,这段时间不忙可以好好养病。

    林希昏昏沉沉睡到了12点被视频电话铃声吵醒——

    向昕在“燃烧!末日终结者”群组拨通了视频电话,林希惊醒时同病房的病人已经发出了“啧啧”不耐烦的声音。

    她赶紧接通。

    画面上出现了向昕和梁辉的脸。

    向昕和梁辉都在家,陆未没打开摄像头,只显示头像。

    “新年快乐三三!”

    林希戴上耳机,十分小声地说:“新年快乐各位!”

    但再小声,也会在深夜的病房里带来噪声。

    林希费劲地披上羽绒服,走到外面去接。

    “你这是在哪?好多床?医院吗?”向昕在询问。

    林希有气无力地嗯了一声。

    “啊天,你怎么了?”

    “肺炎。”

    画面里梁辉愣了愣,说了一句:“多喝热水。”

    目前的他和林希不算熟悉,只是跟陆未一起认识了林希和向昕,然后被拉进了这个莫名其妙的小群,也就看在陆哥的面子上凑合交朋友吧。

    他对末日还没什么概念,陆未几世对他的态度都是接近交好,暗示他多健身并转移家人,直到末日来临梁辉才知道真相。

    很讲义气的,每一世的梁辉都选择和陆未一起战斗,革命友谊非常坚固。

    对林希和向昕,他感到陌生,又不怎么会安慰人,所以只能说一句“多喝热水”。

    向昕:“你一个人住院吗?我最近比较自由,我打个飞的来看看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