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山月 第48节

作品:《惊山月

    当众这么难堪,谁知道这乡下来的丫头会不会发疯。

    秋蘅直接无视了成素素,看向方蕊:“方姑娘邀请我们姐妹来玩,我和姐姐们都觉得受宠若惊。没想到造成这样的不愉快,我们就不留在这里扫兴了。”

    方蕊热闹看够了,随意挽留几句,就命婢女送几位秋姑娘出府。

    少了秋家姐妹后气氛一开始还有些冷,随着方蕊热情招呼,很快就恢复了热闹。话题也是现成的,正是刚离去的秋六姑娘。

    回去的路上,气氛低沉,秋莹忍不住道:“早知道不来了。”

    秋芙恼了:“去之前不就知道宴无好宴,现在后悔有意思吗?这次不来,以后呢?难道我们就不见人了?”

    秋芸看了秋蘅一眼,抿抿唇开口:“六妹,你还是避避风头少出门吧。”

    没有六妹一起,她们也不至于如此。

    听出秋芸的小小埋怨,秋萱深深看她一眼,但没说什么。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这也算不得错。

    “知道了。”秋蘅随口应了,并不把相府中在旁人看来天大的难堪当回事。

    她回来不是为了有个好名声,有桩好姻缘,而是完成先生的托付。

    若不成功,这次宴会上的大半贵女都将命运惨痛。若是成功,这相府中出现的贵女啊,也有不少会家族衰落。

    秋蘅不放在心上的这次遭遇在贵女中很快传开了。

    冯采星没劝动容宁郡主,去了康郡王府向埋头制香的嘉宜县主倾诉烦恼。

    “阿蘅明明不是那样的人,却不解释。郡主又最看不惯不自爱的人,结果就这样了……”

    嘉宜县主有些吃惊:“最近发生这么多事?回头我请阿蘅来家里玩,问一问。”

    嘉宜县主还没下帖子,兄长凌云就求到了康郡王妃那里。

    “什么,要我收秋六姑娘为义女?”听了儿子的请求,康郡王妃觉得太离谱了,“云儿,你知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儿子当然知道。”

    “母妃不是聋子,秋六姑娘如今的名声已有耳闻,你要母妃收一个与高官小妾来往的闺阁少女为义女,想没想过别人如何议论康郡王府?”

    “母妃,正是阿蘅身陷困境,才求您伸把手。”

    康郡王妃有些恼:“秋六姑娘救了你,康郡王府就要予取予求?”

    凌云认真看着母亲:“母妃,康郡王府并没给阿蘅什么。您若说送去的那些首饰绸缎算答谢,儿子的命是不是太轻了?”

    “云儿!”康郡王妃不由扬声,最终叹了口气,“可以,但就这一次。给她义女的身份,这救命之恩总能还完了吧?”

    她不愿,她膈应,可谁让她就这么一个儿子呢。

    与唯一的儿子离心,是她不想看到的。

    凌云摇头。

    “难道还不够?”康郡王妃愣住。

    如雪山白鹤的青年微微垂眸:“儿子不想瞒着母妃。倘若以后阿蘅再遇到麻烦,儿子还是会帮她。”

    “为什么?”

    “儿子对阿蘅有感情。”

    “什么?”康郡王妃失声。

    凌云一脸坦然:“我与阿衡四年相处,早已把她当亲妹妹待。母妃,难道嘉宜遇到麻烦,您觉得我该视若无睹吗?”

    “这怎么一样,你和嘉宜一母同胞——”康郡王妃根本不信。

    “感情是相处出来的,儿子远离至亲养病的那几年,是阿蘅给我带来了些许欢乐。”

    是那样无关身份,无关其他,纯粹简单的四年。

    一生难忘的四年。

    也是无法回去的四年。

    “云儿!”康郡王妃重重喊了一声,目不转睛盯着儿子,“你和母妃说实话,你对秋六姑娘当真只是兄妹之情?”

    凌云坦然与母亲对视:“若有其他,儿子也不会求您收阿蘅为义女了。”

    成了义妹,他才能光明正大庇护阿蘅,不会给她带来非议。

    第56章 香成

    康郡王妃盯着凌云,不放过他一丝神色变化,却什么都看不出来。

    云儿是这样,从小或许因为身体不好,情绪少有外露。

    这让她如何能信几次为了秋六姑娘向她开口的儿子对那个小姑娘真的只有兄妹之情?

    但云儿的话提醒了她,收秋六姑娘为义女,有了名义上的兄妹名分,好歹是个束缚。

    且义女不同养女,最多等出阁时添一笔嫁妆,对康郡王府来说不值一提。

    康郡王妃沉吟后,叹口气:“母妃可以答应你,但你要向我保证,绝不会动求娶秋六姑娘的心思。”

    “儿子保证不会有这个心思,若有此心——”

    “够了。”康郡王妃急忙打断凌云的话,“母妃自是相信你。”

    “多谢母妃。”

    老夫人对再次收到康郡王府的请帖,心情是茫然的。

    先前康郡王妃邀请,原因很清楚,是对六丫头救康郡王世子表示谢意,这次是为什么?

    想不通。

    但想不通也要去,帖子上特意说了,要带着六丫头。这对陷入流言蜚语的六丫头来说是好事。

    “去和六姑娘说一声。”老夫人吩咐下去。

    千松堂的人去给秋蘅传话时,秋蘅刚刚安排人把香佩、香丸送去袁宅。

    “明日随老夫人去康郡王府?知道了。”

    秋蘅不觉得那位康郡王妃想见她,若是嘉宜县主,不会邀请祖母,那此行很可能与白大哥有关。

    袁宅那边,慧娘听下人禀报说秋六姑娘的人来送香佩,既惊且喜。

    外头关于秋六姑娘那些风闻她听说了,还以为心心念念的香要无疾而终,没想到秋六姑娘还是让人送来了。

    慧娘亲自去见了来送香的王妈妈,除了给王妈妈赏钱,还把一个小匣子递过去:“这是给秋六姑娘的一点小心意,务必不要推辞。”

    王妈妈只得收下,告辞离去。

    丽娘闻讯赶来,正见到慧娘把装香的提盒打开,当即语气泛酸:“这香不单是妹妹一个人的,妹妹也不说一声就私自打开,不合适吧?”

    慧娘抿唇一笑:“姐姐别多心,秋六姑娘的人说是给我送来的,我不得先看看么。”

    丽娘甩帕冷笑:“秋六姑娘的香佩做得好不假,谁知道香丸究竟如何,说不定不怎么样呢,妹妹就先宝贝上了。”

    “觉得不好,姐姐就别用。”

    “我凭什么不用?等下就试试,看有没有那么神乎其神。”丽娘挤开慧娘,看向提盒。

    盒子中并排放着三个匣子,贴心写有名字。

    丽娘当即把写着自己名字的匣子打开,拿起里面放着的一对香佩。

    是她喜欢的梅花样式,拿到近前,清冽幽远的梅香就传来。

    丽娘不觉深吸口气,露出陶醉神色。

    慧娘也迫不及待打开自己的匣子,把玩香佩。

    丽娘瞥一眼慧娘拿的香佩,更满意了:没有她的梅花香佩好。

    慧娘也满意:她的香佩比丽娘的好看!

    二人抱着各自匣子回房,最后一个匣子命人送去聂四娘那里。

    聂四娘收到匣子,喊来聂三娘一起打开。

    里面同样是两枚香佩,数个荷包,荷包里装着香丸。

    聂三娘想到她接到的暗信,先用粉色荷包中的香丸。

    这是为什么?

    莫非鹊兄弟调换了秋六姑娘做的香丸,而这香丸有问题?

    聂三娘只能把疑惑压在心里,按着指示做。

    当日袁宅三处屋中都换上了新香,香气如烟,袅袅不停。

    ……

    前往康郡王府的马车中,老夫人闷声不语。

    老太太有些紧张。

    这紧张倒不是因为康郡王妃的邀请,而是每次和这丫头同乘一车都遇到事。

    这晦气丫头,除了惹祸就是惹祸,是孙女们中最差的。

    “祖母,吃点心吗?”正被老夫人嫌弃的秋蘅拿出栗糕问。

    “吃了早饭还往荷包里塞点心,有没有个大家闺秀的样子。”老夫人训了一句,接过栗糕吃起来。

    与上次藏不住的高高在上不同,这次康郡王妃热情多了,一双儿女皆陪在一侧。

    “今日请老夫人来,是有一事相商。”

    “郡王妃请说。”

    康郡王妃眼神落在秋蘅面上,唇角含笑:“自打见了秋六姑娘,我就觉得合眼缘,又有救了云儿的这层缘分。我想收秋六姑娘为义女,不知老夫人意下如何?”

    老夫人狠狠愣住。

    郡王妃收六丫头为义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