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山月 第124节

作品:《惊山月

    “有些日子没与薛公公喝茶了。”方相笑着,亲自为薛全添茶。

    “是呢。”薛全端起茶杯浅啜一口,深深叹口气。

    “薛公公这是遇到了烦心事?”

    “到了咱们这般身份,烦心的也就是子孙了。”

    方相嘴角一抽,心道虽然与薛全关系尚可,但听一个宦官说为子孙发愁,感觉真怪。

    “令郎年少有为,才得了今上奖赏,薛公公这话从何说起啊?”

    “唉。”薛全把茶杯一放,再叹口气,“还不是那位秋六姑娘,太能折腾了,跑去和犬子说不愿为妾,那傻小子就来找我闹……儿孙都是债啊!”

    方相心中一咯噔。

    秋猎时一群孩子胡闹,薛全居然放在心上了,他还以为薛全看不上永清伯府呢。

    薛全笑了笑,看着方相:“还望方相卖某个面子。”

    “呵呵呵。”方相也笑了,“薛公公这就见外了,既然令郎真心喜欢那小姑娘,相府再寻合适的就是。”

    “多谢方相了。”

    二人相视一笑。

    方相回到家中,便对老妻说:“为三郎纳秋六姑娘为妾的事,就算了。”

    “这是为何?”

    “薛公公的养子对那丫头很上心,没必要为了一个小丫头伤了和气。”

    老夫人有些不甘心:“可三郎就喜欢吃那丫头的婢女做的点心。三郎病着,难得有吃着顺口的东西——”

    “这好办。那就以蕊儿的名义给那丫头下帖子,让她带丫鬟来相府做。”

    “毕竟不如放在自家方便。”

    “夫人钻牛角尖了。再喜欢吃的东西,还能天天吃顿顿吃不厌的?等三郎吃够了,自然不用秋六姑娘再来了。”方相语气微沉,“薛全不是好相与的,有办法解决的事,何必与他结怨。”

    “知道了。”

    永清伯转日又与方相见了面。

    “昨日所说之事就罢了,请来的先生说两个孩子不大合适。”

    本来永清伯还在纠结划不划算,买卖黄了顿觉损失了世袭罔替的爵位,回到家后连连叹气。

    “去请六姑娘来。”

    不多时,秋蘅到了。

    “祖父。”

    永清伯看看孙女,叹口气:“唉。”

    再看看孙女,又叹口气:“唉。”

    秋蘅垂眸,暗暗揣测:莫不是觉得还能拿她换更大好处,舍不得送她去相府?

    永清伯叹了半天气不见孙女有反应,闷声开口:“相府那边说你与方三公子不大合适,昨日与你提的事就算了。”

    秋蘅一惊。

    算了?

    是出了什么意外么?

    第146章 秋六姑娘很感动

    相府这样的人家,既然开了口,八字这些定然提前合过,现在以此为由说不合适,必然是出现了不在她预计中的变故。

    “就是说……孙女不用去相府做妾了?”不管心中如何想,秋蘅面上露出几分喜色。

    这在永清伯眼中才是正常的反应。

    “不用了。”永清伯叹息着,“蘅儿,你可要争气啊,莫要辜负了祖父的期待。”

    “祖父放心,孙女会尽力。这事祖母知道了吗?”

    永清伯没好气道:“还没和你祖母说。”

    到今日他还能闻到胡子上的茶叶味呢,完全不想和那疯老婆子说话。尤其这事还黄了,太没面子了。

    相府也是,怎么能说变就变呢?

    “那孙女去和祖母说一声。”

    “去吧。”永清伯摆摆手。

    这事肯定要和死老婆子说的,六丫头去说就省得他去了,果然还是六丫头懂事。

    算了,是相府没眼光,六丫头以后肯定能出路更好,说不定就靠她解决袭爵的难题了。

    永清伯自我安慰着,并没有心情好转。

    他到手的爵位传承啊!

    千松堂中,婢女进去禀报:“老夫人,六姑娘来了。”

    老夫人脸一板:“让她进来。”

    门帘挑起,头梳双髻的少女走进来。

    “祖母。”

    老夫人现在看见秋蘅就气不打一处来,不冷不热问:“过来有事?”

    秋蘅仿佛没瞧见老夫人的脸色,笑盈盈道:“祖父刚刚找了我,说孙女那事就算了。”

    老夫人不由起身:“当真?”

    “真的,是相府那边说的。”

    “没想到那孩子如此能干……”老夫人慢慢坐下,心情起伏。

    秋蘅来和老夫人说这事,就是想看看变故出现在哪里,此刻瞧着老夫人反应心中有了数。

    “那孩子是谁?”她凑过去问。

    老夫人嫌弃看孙女一眼:“坐小杌子上去。”

    “哦。”秋蘅乖乖坐到锦凳上,眼中闪着好奇,“祖母刚刚说谁呀?”

    老夫人淡淡道:“皇城使薛寒。”

    “薛寒?”熟悉的感觉又来了,秋蘅抱着最后一丝希望问,“这和薛寒有什么关系?”

    老夫人冷笑一声:“你当会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儿?我豁出这张老脸去找了薛寒,和他说了你被迫做妾的事,至于他如何令相府改了主意,那就不清楚了。”

    秋蘅深吸一口气。

    果然又是薛寒……

    这一刻,她不知道是该气还是该笑。

    直视内心,是有欢喜的,因为薛寒会为她做这些事。

    可计划被破坏,想长久留在相府就难了。

    要在几年内除五贼,助新君,时间非常紧迫,对她来说只要不伤及无辜,无论是直接射杀韩悟,还是背上与高官小妾来往的名声毒杀袁成海,亦或以妾室身份进入相府,找出方相通敌证据,只是手段不同,能达到目的就行。

    方三公子病逝就在近前,一个妾室的虚名换除掉方相,对她来说很划算。

    至于将来,若大夏得保太平,她在京城因世俗目光不开心的话,自是哪里快活去哪里。

    “你这是什么表情?”见秋蘅一副似笑非笑、似哭非哭的样子,老夫人问。

    “感动。”秋蘅回神,捂着心口,“一时感动得不知道说什么好。”

    老夫人点头:“你能逃离苦海,确实多亏了薛寒。蘅儿啊,通过此事也能看出来薛寒是个有能耐有担当的,难得对你有情有义,你可要把握住了。”

    “祖母说得是,孙女这就打发人约薛寒见一面,当面道谢。”

    正常来说,没有哪个祖母听孙女说要约见外男会高兴,当然正常孙女约见外男也不会告诉祖母。

    但情况特殊,老夫人巴不得薛寒立刻把孙女娶走,免得黑心烂肺的老东西又打孙女主意。

    “应当的。能令相府改了主意,人家定然出了大力气,是该当面道谢。传信的人——”

    秋蘅接话:“就让鱼嬷嬷去,不显轻浮。”

    “嗯。”老夫人看孙女的眼神终于没那么嫌弃了。

    这丫头关键时候虽然犯糊涂,平时还是有分寸的。瞧瞧,还知道让身边嬷嬷去,而不是贴身丫鬟。

    天天翻墙但在祖母眼里有分寸的秋六姑娘回到冷香居,就喊来鱼嬷嬷:“麻烦鱼嬷嬷替我给薛大人传个话,约他青莲湖畔一见。”

    鱼嬷嬷犹如当头一击,摇摇欲坠。

    又来?

    秋蘅见鱼嬷嬷神色不对,道:“祖母知道的。”

    鱼嬷嬷:!

    为什么一旦沾上六姑娘,就如此反常?

    “鱼嬷嬷快些去吧,还挺急的。”

    鱼嬷嬷头晕目眩出府传信去了。

    青莲湖畔,凉风瑟瑟,满目萧索。

    薛寒匆匆赶到,看到少女面湖而立,裙摆被风烈烈吹起,如蝶翻飞。

    他静静望着那纤细背影片刻,才走过去。

    “秋六姑娘。”

    秋蘅转身,看着停在身边的少年:“薛大人。”

    “秋六姑娘找我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