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山月 第234节

作品:《惊山月

    入夜,御街十里,花灯如昼。

    簪花描眉的女子,举着糖葫芦的幼童,大声吆喝的小贩,喷火的杂耍艺人,舞龙狮的队伍……从第一盏灯火亮起的那一刻,京城的上元节就连空气中就流淌着喧嚣喜乐。

    这喧嚣当靖平帝乘着龙辇出现时达到了鼎沸。

    尽管人挤人根本看不到什么,百姓们却兴奋无比,争抢着想要一睹天颜。

    上元节灯棚成排,华灯万盏,最吸引人的就是那座鳌山灯,乐华楼便是赏灯山的最佳处。

    靖平帝就在一阵阵排山倒海的高呼万岁声中一步步登上了乐华楼。

    乐华楼高达三层,里里外外每个角落都被禁卫反复检查过。靖平帝站在楼上,气定神闲望向辉煌夺目的灯山,虞贵妃却望向站在一角的少女。

    第284章 楼上

    那一角站着数名少女,虞贵妃的目光却只落在一人身上。

    她披着宽大斗篷,因入了夜,又有彩灯照映,辨不出斗篷颜色,帽兜一圈绒毛是雪白的。

    秋蘅也来了。

    隔着一段距离,虞贵妃望着那张有些模糊的脸,心中波澜不止。

    不是病重么,竟然就这么好起来了吗?

    别人不知,她却再清楚不过,秋蘅不是真的病倒,而是中毒。

    是,碍于条件有限,那杯毒茶分量不多。可正因为分量不够,才会让中毒者多受几日折磨,最终慢慢耗尽生机而亡。

    可秋蘅为什么还活着?

    虞贵妃扶着栏杆的手不觉握紧,想着青峰曾给她传递过的消息。

    相府那位被青楼买去的苏嬷嬷说秋蘅不是人,能通鬼神。

    当时她听了只觉滑稽,可此时想来,就有几分心惊了。

    能通鬼神定然是无稽之谈,但这么一个小丫头屡屡死里逃生,总归不同寻常。

    虞贵妃不是纠结内战的性子,觉得秋蘅不寻常,立刻命内侍去把人请来。

    内侍过来时,秋蘅正与容宁郡主说话。

    “见过容宁公主、随云县主。”

    二人颔首回礼。

    “随云县主许久没有进宫,贵妃娘娘一直惦记着,特召您过去一见。”

    “那我先过去一下。”秋蘅对容宁郡主说了一声,随内侍过去。

    “臣女秋蘅见过陛下,见过贵妃娘娘。”

    靖平帝本来投向楼前舞狮的目光转向秋蘅。

    披着石青色斗篷的少女,帽兜上的两个雪球随意搭在身前,一张巴掌大的脸在灯光映衬下仿若凝脂美玉,白得近乎透明。

    靖平帝不由想到美人如玉这个词。

    他很快意识到沉默得久了些,用爽朗的笑声掩饰失态:“呵呵,有些日子没见着随云县主了。朕听说你病了,如今都好了?”

    真是奇怪,他曾因眼前少女的特立独行心思浮动过,当发现这丫头特别能折腾,特别能惹事,那点心思登时散了,可现在竟觉得这张脸蛋莫名吸引人。

    许是如今这幅病美人的样子,生出的新鲜感。

    “承蒙陛下挂念,臣女都好了,就是比以前畏寒了些。”

    “大病初愈是这样,还是要多吃些温补之物,好生调养。”

    “陛下,妾好些日子没见随云县主,想和她说说话。”

    “哦,你们聊,你们聊。”靖平帝往一旁走了走,欣赏起前方楼下吞刀吐火的杂耍。

    “数月不见,随云县主清减不少。”

    秋蘅弯唇笑着:“病来如山倒,能好起来已经是幸运了,瘦了些是正常的。”

    虞贵妃稍稍偏头,审视着少女无懈可击的笑容。

    秋蘅可察觉那杯茶有毒?

    按说不应该。宫中的太医,民间的名医,看诊的结果都是伤食急症,秋蘅不懂医理,不大可能怀疑医者的话。

    但这丫头心思多,也许有所猜测……

    “本宫倒是觉得,随云县主瘦了些,风姿更胜。”

    “娘娘谬赞了。臣女陋质,不及娘娘风采万一。”秋蘅犹豫了一下,试探问,“娘娘还对草编感兴趣吗?臣女养病时无聊,研究出了新草编——”

    虞贵妃轻轻抬眉,眼底的审视散去,流动着惑人光彩:“那敢情好,等过几日再传随云县主进宫陪我。”

    还想着进宫教她草编,看来是没有怀疑什么。不过对上这丫头不能大意了,需耐心再找动手的机会。

    虞贵妃自信这样的机会不会让她等太久,谁让后宫是她说了算呢。

    秋蘅啊秋蘅,这可是你主动求的。

    “娘娘喜欢就好。”秋蘅抿唇微笑。

    主动提出要进宫去,今晚虞贵妃应该不会在她身上浪费时间了。

    正如秋蘅所料,结束了改日进宫的话题,虞贵妃笑道:“难得这样热闹的节日,本宫就不打扰随云县主赏灯了。”

    “臣女告退。”

    秋蘅屈了屈膝,后退数步后转身走向容宁郡主,途中随意把帽兜拉起,光洁额头登时隐没在帽兜之下,连眉眼都被笼上了阴影,只有挺直的鼻梁与浅淡的红唇袒露在旁人视线里。

    容宁郡主也戴着帽兜,与秋蘅身上能与夜色交融的石青色斗篷不同,她穿的斗篷是银白色,在这与漫天星光连接的万千灯火中,如一段流动的皎皎月光,格外显眼。

    “阿蘅,回来了。”戴着帽兜的容宁郡主眼神如幽潭,好似回到了身在异国决意与秋蘅携手杀死西姜王时。

    向她走来的少女神态更轻松,步履更从容,待走近了握住她的手:“嗯,回来了。”

    二人双手交握时,恰好烟花于夜空绽放,楼下欢腾声一片。

    容宁郡主望向下方:“真热闹啊。那时坐在前往西姜的马车上,我还想,此生再也见不到京城上元节的热闹了。”

    秋蘅倚着栏杆,石青色的斗篷与身边好友银白色的斗篷相触。

    她们离得那么近,正如经历了西姜的九死一生后从未远离的两颗心。哪怕在旁人眼中二人虽有来往,但见面并不算频繁。

    “我还挺喜欢热闹的。”秋蘅轻声道。

    楼下人流如织,沸反盈天,这样的热闹便是最好的时机与掩护了。

    与站在乐华楼一角轻声闲聊,渐渐无人再注意的容宁郡主和秋蘅不同,有资格登楼的宗室女和高门贵女大多三五成群,寻着视野好的位置赏灯观景。

    上元节的御街确实很好看,不光有令人眼花缭乱的各式花灯,还有令人炫目的技艺展示,甚至因为居高临下,能看到一对对有情人或偷偷牵手以为无人发现,或痴痴对视表明心意。

    对大多时间都待在闺房的贵女们来说,这种来自市井的热烈奔放的少年情意,比灯光、烟火还要好看。

    就在这细语轻笑声中,两道身影往楼下走去。

    乐华楼每一个转角都有侍卫把守,确保没有死角的存在。楼下入口处侍卫分立两侧,个个身姿挺拔。

    这些都是殿前司的禁军,而御街上巡逻、守卫的除了殿前司,还有皇城司。

    一趟西姜之行,守卫乐华楼的禁卫几乎无人不识容宁郡主这张脸。

    “殿下要下楼去啊?”

    第285章 杀了她

    容宁郡主抬手拨弄了一下帽兜,使一张英气的脸露出更多,回了禁卫询问:“香囊不小心掉下去了,我们下楼捡起来就回。”

    听容宁郡主这么说,禁卫微微侧开身,没再多问,只是随意扫了一眼紧跟着容宁郡主的少女。

    少女同样戴着帽兜。

    这不奇怪,哪怕花灯万盏,烟花绚烂,可无论是灯火还是烟火都是冷的,并不能为上元节添多少暖意,这个时节尚冷得厉害。

    少女显然是怕冷的,帽兜低垂遮着眉眼,素白的手指抓着垂下的系带,绳带尾端是毛绒绒的雪团。

    禁卫对这位披着深色斗篷的少女也有印象,是大名鼎鼎的随云县主秋六姑娘。

    随云县主与容宁公主在西姜同生共死过,难怪今日形影不离——禁卫这么想着,只是一晃神,两位手牵着手的少女已下了楼,步入人海。

    不到一盏茶的工夫,二人携手回返。

    “殿下找到香囊了?”禁卫笑着问。

    “找到了,还好没被人捡走。”容宁郡主侧头,对禁卫笑了笑。

    身披石青色斗篷的少女与容宁郡主并肩,立在稍远的那一端。

    她没有开口,冲禁卫轻轻点了点头,态度客气疏离,如禁卫常见的任何一位高门贵女。

    “我们上去了。”

    禁卫侧开身:“殿下、县主仔细楼梯。”

    曳地的银白斗篷从眼前掠过,皎皎生辉,如流动的月色很快远去,那抹如夜色的斗篷却不惹眼得那么理所当然。

    禁卫微微垂眼,并不敢一直盯着拾级而上的两位贵女。

    容宁郡主一步步登高,走得很稳,心却远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稳。

    她的心高悬着,就如她此刻没有踩在令人踏实的地面,而是身处高楼中。

    一路走向原先在的角落,时不时遇到人打招呼。

    容宁郡主只是点头,冷淡以对。

    这个圈子的贵女都知道容宁郡主从西姜回来后性情大变,对此表示理解。

    与西姜王成亲,死里逃生回来,不知经历了多少折磨困苦,怎么可能还是曾经潇洒爽朗的样子呢。

    秋六姑娘今晚也冷淡?这就更正常了,往日她们偶有接触时,秋六姑娘也不是那种热情的人,何况还病了许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