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皇帝聊天群 第141节

作品:《[天幕]皇帝聊天群

    赵德昭目不转睛地望着天幕,却是聚精会神地等待晋王的回答。

    父皇此言,是要彻底夺晋王之权, 并将其软禁于府中。

    “臣弟遵旨。”

    在秦念的讥讽中,赵光义看到的是一个声名扫地的误国之君。

    比起在外被人耻笑,禁足于王府中甚至是好事。

    【秦念:算了,赵光义的军事越说越生气,不说了。】

    赵光义在军事上最灾难的表现,秦念已经说得差不多。

    还要说,就是对党项的错误判断与决策,让大宋错过控制西北的最佳时机,最终西夏得以建国, 成为宋朝的另一大边患。

    但比起之前说自毁城墙、制图授略、文臣监军, 这就显得不够看。

    而且今日话题是宋太祖赵匡胤, 总不能光说赵光义的事。

    【秦念:赵德昭,历史上的赵炅军事上虽然一塌糊涂,政治上也只能说是及格,但对百姓还算可以, 故而宋朝好歹也成功延续下去。你既然取而代之, 可别做得连他都不如。】

    【赵德昭:我定当勤政爱民。】

    这句叮嘱也就是秦念的突发奇想。

    直接换皇帝的情况, 在群里还是第一次。

    【赵匡胤:这北伐之策……】

    赵匡胤再度询问。

    每个话题仅有两个时辰的时间,秦念说光义的过错就说了那么久。

    他担心时间不足以让秦念将北伐之策全部道出。

    【秦念:七年后耶律贤就会病逝,十二岁的耶律隆绪即位。】

    【赵匡胤:主少国疑,届时就是攻辽之机?】

    赵匡胤大喜过望。

    【秦念:到时候辽国会是萧绰萧太后主政。恭喜你,将直面一位青史留名的女性英主——明年她还是皇后, 耶律贤就会将她的地位提升至与自己等同, 一切政务交给她处置。】

    【赵匡胤:……】

    赵匡胤无奈。

    难怪光义会接连遭遇“高梁河之败”与“雍熙之败”。

    原来是直面辽国英主。

    于乱世中建立大宋, 南征北战多年,赵匡胤比任何人都清楚敌国有明君,远比敌国有良臣猛将可怕。

    更别说是青史留名的英主。

    ………

    “皇后应当也会青史留名。”

    以往李治风疾不发作的时候,还会尽量多看些国事。

    可当确定风疾的成因之一就是劳累时,他就只能将更多政务交由皇后处置。

    “我只愿陛下早日康复。”

    李治笑了笑。

    后世秦皇尚且无法根治风疾,何谈康复?

    十日前由于天幕之故,得知后世有昏君泰山封禅、致使后世对封禅一事不屑一顾,李治沉默半晌还是坚强地完成了整个封禅仪式。

    秦念对儒家的指责,李治因此取消去曲阜孔子庙追赠孔子为太师的原定行程。

    此时李治正在返回长安的路上。

    【武曌:青史留名?】

    【秦念:萧太后执政期间,粉碎宋朝北伐的希望,对外开疆拓土,达到辽国鼎盛,故而青史留名。】

    要不是涉及后世,秦念非得把宋朝向辽国纳贡的澶渊之盟说出来。

    【赵匡胤:……】

    看到大宋成为辽国太后青史留名的垫脚石,赵匡胤只能沉默。

    【秦念:朕若是教你如何北征,无异于“制图授略”。不过如何增强宋朝国力,朕倒是可以一论。】

    【赵匡胤:请秦皇不吝赐教!】

    赐教?

    新入群的赵德昭一惊。

    他不明白父皇为何对秦念如此看重。

    虽说秦念明显是后世之君,但大宋亦是汉唐的后世朝代。

    赵德昭不认为自己有资格教导汉武帝唐太宗。

    这声誉榜无其名、却在民心榜居首的秦念究竟是何许人也?

    【秦念:倒不能算是赐教,只是对你大宋后世的一些政策进行优化再说出来。大宋军事弱成那个鬼样子,还能够维持相对稳定,就是用钱给异族纳贡买平安。】

    【赵匡胤:?!】

    赵匡胤大惊失色!

    大宋给异族纳贡?

    何至于此?

    【秦念:之所以能纳那么多贡,国家财政还不至于崩溃,则是因为你大宋除了大怂还有一个外号:富宋。】

    【秦念:大宋之富,远超汉唐,甚至可以说在朕之前为最富一朝。】

    【朱元璋:我朝亦不如宋?】

    【秦念:你朝跟大宋比富?燕雀跟鸿鹄比谁飞得更远吗?】

    秦念毫不犹豫地开嘲讽。

    宋明之间的贫富差距,那简直就不在一个档次。

    【朱元璋:……】

    【朱棣:差距有多大?】

    父皇默然,朱棣便出言询问。

    大明居然比宋朝穷,其差距还有如燕雀与鸿鹄?

    朱棣完全不敢置信。

    【秦念:单论财政收入的峰值差距,差个五倍吧。】

    【朱元璋:……】

    【朱棣:……】

    朱元璋目光呆滞。

    他不理解。

    宋朝的财政收入怎么可能那么高!

    还是说大明怎么会这么穷?

    为什么?

    【李世民:若大唐与宋相比?】

    【秦念:三倍。】

    这类数据都是秦念从网上搜的,不保证准确度。

    其实这类数据哪怕是官方给的数据,也无法保证准确性,因为都是按目前的考古史实进行推测。

    既然是推测,就一定会有误差。

    不过没关系,反正按照扮演群的逻辑,只要无法被证伪,那她的话就不会被视为谎言。

    哪怕皇帝们在群里对账,他们也不能确定自己的财政收入就是本朝的峰值。

    【李世民:……】

    李世民也失去了梦想。

    秦念说宋朝自攻下太原就转攻为守,不难看出宋朝的疆域远不及大唐。

    可宋朝的财政竟然是大唐的三倍!

    为什么?

    【刘彻:大汉呢?】

    刘邦倒吸一口凉气。

    这个后代究竟是怎么回事?

    静候秦念言富宋缘由即可,何必自取其辱?

    【秦念:太过久远,无法统计极盛时期的财政收入,只能确定汉比唐穷。】

    【刘彻:……】

    刘彻犹豫片刻,没有报出去年的财政收入。

    他不确定自己是否为汉帝中最富的一朝。

    若是后世以此时的财政为准,有可能让后世轻视大汉。

    倒不如什么都不说。

    【赵匡胤:这是光义治政的功绩?】

    【秦念:收起你的恋弟脑,富宋的根源在你,是你的政策奠定了富宋的基础。】